【林秉聖與新竹攻城獅合約爭議事件探討】

錄製卓卓的「地獄來早茶」節目,就是在談林秉聖的契約爭議事件。本來覺得已經歹戲拖棚的劇情,沒想到下午攻城獅就發出這個新的聲明。

  1. 這事件雖然目前公開資訊不完整,但如果林秉聖確實先與攻城獅簽約了,那後續的終止契約,或一約二簽並選擇履行台新的契約等行為,攻城獅原本就可以主張違約及損害賠償。這也是攻城獅這份聲明已經有提到的。
  2. 至於林所簽的兩份契約究竟何者有效?由於台灣的籃球聯盟間並沒有聯盟核備的機制、沒有統一標準的選手契約、聯盟之間也沒有相互的協定,則回歸到債權契約的原則,兩份契約簽署後都有效,只是林後續履行時,勢必會涉及到其中一份契約的違反。
  3. 林終止和攻城獅的契約有效嗎?職業運動選手契約,實務上較多認定為委任關係(也有部分見解認定為僱傭),如果是委任(本質就是強調信任),依民法規定確實任一方都可以隨時終止契約,只是會有損害賠償的議題。當然,就事論事,如果攻城獅要把林和台新卡住,也可以先主張林的終止契約無效,甚至向法院聲請定暫時狀態假處分(實務判斷嚴格),讓林無法履行和台新的契約,這時間拖下去,對林而言影響最大。
  4. 至於坊間流傳林和攻城獅簽署的是草約、意向書、備忘錄…沒有契約拘束力的說法,這點個人是比較保留的:文件名稱或標題原本就只是輔助判斷,有無拘束效果、有無構成契約,還是要從文件實質內容來看;只以標題論定是很危險的;此外,「簽署」原本就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這和口頭承諾後的反悔是不同層次的狀況。如果簽署的文件這麼簡略,林方面應該早就跳出來駁斥了(但實際上林的說法是婉拒、終止)。
  5. 不過攻城獅這裡提到的台新惡性挖角,以及公平法第25條的問題,個人對於此說法也是比較保留的,一來要有台新明確引誘林的證據,且這樣的行為是否真的顯失公平(實際上,林是中信特攻的選手,不論是攻城獅或是台新,其實都是新簽約方),都還需要有很長的檢驗過程。
  6. 簡單來說,職業選手選擇最好待遇絕對沒錯,但「簽署」文件就是一件嚴肅的事情,絕對不應該掉以輕心。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pwQ4jeeW4o&t=1034s

More Articles
更多文章
最近有不少人玩上癮了;只要輸入幾個關鍵詞,AI 就能幫你生成超有「吉卜力風格」的插圖,甚至還有人把自己畫成《神隱少女》裡的角色風。雖然看起來很好玩,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這背後牽涉不少著作權法律問題。
網路行銷人人都要做,然而所涉及法律議題可不少,本文就以常見的廣告不實及廣告素材使用與智慧財產權等面向深入淺出地介紹。
最近在新創圈引起討論的一個話題是,公司應該用「創辦人模式」還是「經理人模式」進行管理。這是因為Y Combinator的創辦人Paul Graham提到了「創辦人模式」(Founder Mode)的觀點,雖然沒有很明確的定義,但也認為和人們熟知的「經理人模式」(Manager Mode,包括專業經理人)是迥異的公司運營方式:傳統上,人們多認為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制度的建立,會由創辦人模式轉向經理人模式為佳,但其是否真的能掌握公司核心價值觀及文化,並帶來更好的經營成果,卻又往往未必。